《直销论道》,第十三期,伴你而来。
在开始讨论去直销化这个话题之前,我们的采访对象有一半以上表示,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是正如本期论道提出的辩论点,个体化还是整体趋势,赞同或者否定,各位的观点大相径庭。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是直销文化的进步?是消费的回归?还是享受利益逃避责任的表现?版主倾向认为迈步总比原地踏步好,尝试才可能有新突破。
直销行业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也仅仅是传统行业中的一类,在这个圈子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直销企业便有了直销化的标签。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当一部分企业渐渐表现出来去直销化的倾向,对外不再宣传自己的直销基因时,业界不得不再次思考,这种去直销化倾向因何而产生?它是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探索,还是对行业的否认?是整体趋势还是个体行为?
去直销化并不是对直销行业的否定,而是一种革新。如果我们继续将这个行业打上直销化标签,那么,直销行业只能越来越妖魔化,它也不会被认为是个正当的行业。 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直销人,都有去直销化的倾向,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新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行业,也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以前企业或者商家,想要盈利,都是采取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通过提供各种售后增值服务来赢取利润,消费者仍然需要付钱。但是现在,更提倡羊毛出在猪身上,比如,中国移动每月剩余的网络流量会被清零,所以中国移动与优酷网合作,将流量卖给优酷网,但是流量也不用优酷网买单,而是优酷网的广告主。所以说,商业模式早已经发生了变革,直销行业也应该如此。
直销行业最早的诠释是,省去中间流程,让交易只存在一两个环节,但是,如果互联网新技术,能够使这些环节更加简单化,压缩时间空间的距离,让人们的接触变得更加简单,何乐不为?
当然,这里也不是对于传统直销的否定,我们应该传承精神,而不是传承模式,这就需要改变每个人的观念和心态。1999年的时候,安利做电商捷星,很多人都在说直销行业将要被颠覆,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如此的。这也表明,人的本性是群居,他们是希望得到情感的认同。只有花时间去投入感情,才能真正赢得人心。据我所了解,现在真正受直销行业欢迎的直销人有两类,一种是二十多年的直销经验的直销人,因为资历,他们会被人敬仰。另一种人是,完全做传统出身的人,对直销行业来说,他们能带进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没有固化的直销观念,更容易通过教育培训塑造正确直销新理念。这些理念就是注重对消费者情感的投入。
如何去直销化,我觉得需要改变的是观念和认知,其次,也要保留直销行业的精神。比如说,会议,会议能够加强人们的认同感,集体感,能够相互充电,除此之外,比如人们邀约去俱乐部,去看演唱会,等等都是一种寻找集体感的方式。所以,正确的去直销化,其实能够结合直销的传统精神和现代的互联网等新商业模式,来推动直销行业的发展。
吴文广 富迪执行总裁 阅读全文>>
目前去直销化只是个体行为,但是将来它会成为整体趋势。直销文化是品牌文化的延伸,也是营销的一种,去直销化实际上就是对直销文化的延伸,注重产品文化。通过去直销化,虽然短期会对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能够改善企业的社会公众印象,也有利于市场长远的规范发展。而且随着行业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去直销化所营造的氛围更利于高端人才资源的引进。
但是,目前表现出去直销化的企业还仅仅只有少数,很大的原因在于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并没有意识到,在品牌战略上企业去直销化的重大意义,这也与职业经理人本身的经验和阅历有关,或者在他们的主导下,企业只关注刺激业绩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在这个阶段的转型。 要想推动行业的去直销化进度,既需要企业的努力,更需要经销商的配合。直销就是卖东西,企业首先应注重产品文化概念的打造和传播,用品牌概念赢得市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对外销售。同时,企业也需要对经销商进行教育培训,不同于潜能培训,阶梯式培训,而是花3-5年的时间为经销商提供系统化培训,通过经销商的进修,提升整个经销商体系的素养,如此去直销化才能顺利进行。
牛超 绿之韵集团全球营销中心副总裁 阅读全文>>
去直销化是直销的回归,意在去除人们对直销持有的特殊心理,让直销更接地气。
直销本是传统经营方式的一种,很多非直销类的企业,如会销,也是在使用直销的会员制销售方式,所以直销并不是特殊的存在。随着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更加强调回归产品消费,也有很多企业在尝试着将直销与传统渠道相结合,力图为人们提供更快更好的消费服务,因为唯有产品和服务,才是直销走进人们心里的桥梁。从这些方面出发,企业的对外表现也就有了去直销化的倾向,但它并不是在否定直销,而是回归直销本质。所以我个人认同这种回归产品消费的直销表现,它将是行业的整体趋势。
王利明 道道国际传媒总裁 阅读全文>>
我更倾向认为这是直销企业的一种升级、跨界,是直销企业的复合式做法,逐渐淡化直销的事业机会,从直销事业落地到消费上,这才是直销的最终目的,它肯定会形成一种趋势。
能够将消费落地的直销才是真正的直销,不以消费为目的直销就是传销。一个真正的直销企业不仅有会员制,也应该通过落地消费,培养出有忠诚度的会员,会员和企业共同创业,并通过会员服务让消费者感到便利,得到社会大众的拥护,这才能体现出行业的核心价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去直销化就是企业在加强会员服务和消费者认同的做法,而这个前提必须是通过落地消费。
钟辉 科创中衡副总裁 阅读全文>>
去和不去,怎么去,这好像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过我倒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刻意地去或不去。真要想去,就没必要走这条路。对有些公司来讲,如果本来传统销售模式的底盘太大,给老百姓的印象也一直是靠传统销售,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公司当然也得变,但再怎么变,这种企业一般来讲也不会把传统的东西甩得一干二净,没必要。
企业大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路径走。我想,只要实实在在地把产品做好,并且以销为本,而不是别急功近利、甚至触碰法律红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且对社会是有利的。
吴志鹏 三株福尔药业公司总裁 阅读全文>>
直销只是一种销售方式,市场是由产品决定的,将产品销出去可以用很多种经营方式,不必强调直销。举个简单的例子,上市公司做业务时不会刻意强调自己是上市公司,直销公司也不必强调自己是做直销的。但是,目前去直销化只是个体行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策略,产品决定了他们的对外宣导行为。 但是,希望企业不要回避直销,拿牌企业已经在商务部公布了直销牌照,没有必要回避。
秦永楠 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所长 阅读全文>>
去直销化现象的出现,我觉得要分成客观环境和主观行为来看待。直销因为历史的原因,处于一个被民众误解与妖魔化的尴尬境地。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和《知识经济》杂志在今年上半年做了一个针对拿牌企业和发表申牌声明企业的一个行业调查,统计报告中,我们发现,企业界认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法规,不是区域设限,而是被民众与媒体所误解。在这样的舆论大环境下,企业或者个人因“直销”这两个字而蒙羞就不再是奇怪的事。无论是大型外资直销企业还是国有的内资直销企业,发现凭一己之力是很难改变现状的,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去直销化是他们的一种无奈选择。
而主观的原因,则是去直销化的企业,受这种舆论环境的影响,内心已经对直销行为产生趋同于主流意识的看法,就是同样认为直销不入流。受这种意识的趋使,对直销的合法性与正常的市场行为正丧失信心。
我觉得这成为不了趋势,这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这也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企业的行为。拿着直销牌照,却说自己不是做直销,我个人认同《知识经济》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大意是,享受着行业的利好的同时,却不想承担行为所带来的责任。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而且是不是做直销,做比说更有事实说服力。管理部门也不会因为你去直销化就不把你定为直销企业。要去直销化,就彻底一点,把牌照还给商务部,让商务部把保证金还回来。
对行业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只会让直销的舆论环境更加不堪。一个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行业,能让别人来主动向你示好吗?
金云义 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知识经济》副总编 阅读全文>>
很多做直销的企业在向传统企业靠拢,比如以前直销不打广告,不做电商,但是现在发生了改变,可以说这是一种淡化直销。我觉得直销企业去直销化,淡化直销,主要是因为直销的负面影响不好,企业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但是这种战略不应该太外化,否则可能会影响到敏感的经销商。但是去直销化,并不能规避直销的负面影响,直销的烙印已经很深,就算经销商或者企业说自己不是直销,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我认为去直销化只是企业的一种走向,还不能说是趋势。
天雕 资深直销专家 阅读全文>>
我个人认为直销企业去直销化是个体行为,目前这一现象还比较少。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去直销化的倾向,是由于企业的定位问题,他们既希望借助直销这一平台来拓展市场,又将直销与传统相结合,因此会出现界限不明确的现象。
当企业在直销行业获得一些利润之后,如果食髓知味,想要获得更多,不按照直销的运作模式,开展所谓的多产业运作,盲目的发展,最后对行业造成伤害,自己也受伤,那时,企业要不就选择转型,要不就只能消亡。
柳子墨 九天绿教育部总监 阅读全文>>
去直销化只是企业的一种愿望,实际上是没办法去直销化的。因为很多企业或者经销商之所以看中直销,是将目光放在直销的暴利上。就算是比较正规直销企业,报的单越来越大,像抢钱似的,本质上就是在圈钱,没办法去。如果企业提倡去直销化,极有可能是做卖点,或者是吸引圈外的人进入。如果真要去直销化,就目前的情况看,那就不要做直销了。
刘乾 春芝堂经销商 阅读全文>>
0
整体趋势
0
个体行为